
本着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命题方向的把握,激发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相关思考,以教研促进教师真正成长为目的,12月12日,平城区现代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线上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第一项,由平城区十八校李雪琼老师做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命题方向思考》的报告。李老师指出,道德与法治命题具有精细化的特点。所谓精细化,就是把精细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习惯贯彻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考试命题中去,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考试命题的每一部分都向更精准和更细致的方向发展。同时,李老师指出了道德与法治命题精细化应该遵循的六条原则。
针对教师业务素质能力,李老师指出,教师要熟练知识,吃透课本,对时政热点精准把握,出新题讲新意。
李老师指出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考试命题精细精细化,有利于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考试特有的张力与活力,使其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效,更有力量的重要推手。
关于课程评价,甄建明教研员做了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注意的问题》的报告。关于课程评价,甄建明教研员提出了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建议。
关于作业设计,甄建明教研员指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需要作业,实践性的作业是形成道德的基础。其中“作”是创作,“业”是工作和学习的过程。道德作业就是学生向生活学习的一种体验,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武器。同时,甄建明教研员也指出了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作业量要少而精、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作业要注重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自然。
最后,甄建明教研员指出,不管什么样的题,都要以课标为核心,以教材为基础,以生活为内容。道德与法治试题,应遵循“题在书外,根在书内”思想。评价也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研活动是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老师们在这次教研活动中受益匪浅,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此次教研活动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举办单位:大同市电化教育馆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育才北路179号 邮箱:dtdjgwlb@163.com 联系方式:0352-2537438
技术支持: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晋ICP备18001045号 晋公网安备 14020202000129号